在心中找到真實與勇氣

by 卡希拉

上禮拜,我在線上課程中問 Puran 老師說:「我很渴望傳遞祖師爺 Hazrat Inayat Khan (HIK) 的教導,把那樣的光跟智慧帶給更多的人,但我的心底總是會有懷疑自己的聲音,我真的可以嗎?我會不會在傳遞的過程中去誤解或扭曲了原始的教導?……這個懷疑是什麼?是什麼阻擋了我?」

Puran 老師的回應,充滿著溫暖與智慧(也因此我想在這兒與大家分享),他先不直接明說,而是從他自己的故事、以及他的老師以前告訴他的故事談起。Puran 老師當初一開始被他的老師 Pir Vilayat 指派去教導冥想時,內心亦充滿忐忑、與「我真的可以嗎?」的自我懷疑。而 Pir Vilayat 雖是祖師爺 HIK 的兒子,但 HIK 去世時,Pir Vilayat 才只有 10 歲,雖說他繼承了父親的教導,但是實際上他的實修都是去尋找其他導師學習而來的。當 Pir Vilayat 覺得他準備好了,而第一次舉辦講座時,他看著台下為他而來的人們,有點不敢相信這些人真的是「來聽自己講話的」。當時的他想:「台下這些人,有年紀比我大的人、看起來歷經滄桑世故的人……我能給他們什麼呢?」 Pir Vilayat 當下決定:「我能夠分享的,只有我在冥想中的真實體驗。」

所以,這種「我可以嗎?」的自我懷疑,甚至在它之下的更根源的,那種「我不值得」的感受,它不是需要被剔除的一個麻煩,而是我們必須真正接納它、無懼地與它同在。因為它在「一」之內、它是一種原型、它是神的一種面貌,因此它也必將永遠是我的一部分,而它的存在,可以為一個人帶來「謙遜」。

這種謙遜,會進一步帶來「真實」(Truth)。因為我知道我不知道,所以我只說我真正知道的,我只能分享我的真實體驗。

於是,在謙遜與真實之中,我便能夠更去信任他人的信任與交託,縱然忐忑,但我的心不再被恐懼所佔據,而是能安然與恐懼同在,一同前行。這是一種真正的勇敢。

我的恐懼與我的勇氣,都在我的「心」中。而若想要依心而活,首先要認識自己的「心」。

You may also like